深耕食品嗅觉味觉教学中的育人价值——食品营养系课程思政研讨活动
【日期:2025年11月06日】 【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吴士云】

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引领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11月5日,食品营养系组织全体专业教师以线上参与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研讨聚焦《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中“嗅觉与味觉”教学内容,探索专业课堂的思政育人路径。

研讨活动中,授课教师以“嗅觉、味觉的科学探索与价值传承”为主线,分享了如何将食品嗅觉和味觉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

在嗅觉研讨环节,授课教师以我国科研人员对嗅气味物质的深入解析成果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团队自主研发的“云鼻智鉴”系统等案例以激发学生的科技自信。食品微生物方向的教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质食材的独特气味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这一关联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源头的生态保护。食品分析方向教师认为,嗅觉作为守护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需强调专业能力背后所承载的职业担当和守护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在味觉研讨环节,授课教师以川菜的“麻辣”和粤菜的“鲜”为例,提出通过追溯不同风味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脉络,让学生认识到食品特征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适应气候的生活智慧和“天人合一” 的饮食理念。饮食文化方向的教师建议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地域特色食品的味觉图谱,激发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科学配膳方向的教师们从应用层面提出,利用味觉与嗅觉的综合感知进行食品研发和安全检测的实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该课程不仅是一项专业技术,更是守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助力学生树立 “食品人守食品安全” 的职业信念。

此次课程思政研讨活动,为食品营养系教师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探索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对 “嗅觉与味觉” 这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思路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专业课程的育人方向。(特约通讯员:程韬 审核:杜传来 付光玺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